(本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人物:
张云献(孤岛老人,男,65岁)
小宝(老人孙子,6岁)
叶子(女,嵩县供电公司政工部员工)
局长或书记
旧县供电所吕所长
电力青年男员工2人
群众1(40多岁大嫂)
(说明:因主人公为真人出演,为减少拍摄难度,片中尽量少设计主人公的表演和对话)
1.日,外,伊河袁子沟段船上
远景,秀美的伊河中,一艘木船溯流而上。
近景,叶子坐在船头,望着水面发呆。在他身后,坐着两名穿着电力工作服的年轻男电力员工。船上还放着两个空鸡蛋筐。船尾是摇橹的村民。
男员工甲:叶子,唱首歌吧。
男员工乙:是啊,早就听说叶子的山歌唱得好,给我们来一段。
叶子:好啊,我还真想唱哩,你们听好了哈。
(唱):唱山歌 哎
这边唱来那边和
那边和
山歌好比春江水 叻
不怕险滩 湾又多
噢 湾又多
(压低的欢笑声、鼓掌声)(画外)叶子:我叫叶子,是嵩县供电公司政工部的一名宣传员。今天,我和我的同事们执行的是一项特殊的任务,要到伊河前河水库的一个孤岛上,从一位名叫张云献的养鸡老人那儿,给公司的食堂买两箱鸡蛋。你是不是觉得奇怪?那就听我讲个故事吧。
2.日,外,坟头
小宝正在朝坟磕头。张云献默默站在坟前。
小宝磕完头拉着爷爷,爷孙俩默默回家。
小叶画外:在伊河边的一个小村子里,有一位名叫张云献的老人。三年前,因38岁的儿子因肝硬化医治无效离世,他不仅要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儿媳改嫁的残酷现实,更要直面儿子治病时欠别人的巨额外债和年幼的孙子。
3.日,外,村水边窄公路上
张云献老人牵着牛往村外走,小强在后面赶牛。
叶子(画外):办了儿子的后事,张云献老人先把最值钱的家当——4头牛卖了还债。由于卖得急,只卖了1万多元,卖牛的钱,先还了借钱后同样等着花钱的“关紧户”。
4.日,外,村头
张云献在一家门口和主人的听。
张云献正和两个村民坐在一起说着什么。
叶子(画外):儿子借的钱有的张云献老人并不知道,也没留下什么凭据。张云献老人就到处打听。
村里一媳妇:云献叔,你家都急成这样了,那些钱又没借条没啥的,你不还他们他们能咋着。
张云献:我儿那病是大病,看病时别人能把钱借给咱,那就是咱的恩人呀,这钱说啥也得还人家。
5.日,夜,张云献
灯下,张云献边在日记本上记录,边念:吕布沟的张疙瘩借给俺儿2000块,俺村的张根娃实诚,借给俺儿12000块……这下算下,欠款这是12万了。
孙子小强在憨睡。
张云献叹了口气,拉了灯,也躺下了。
辗转难眠。
6.日,外,张云献地里。
张云献锄地,拭汗,看天。
叶子(画外):12万的欠款,对于象张云献这样以种地为生的农民来说,是个天文数字,凭借家里的几亩庄稼地显然是难以还债的。
7.日,内,张云献家院里
张云献正在刨一本木头。
8.日,外,伊河边
木船放水。
叶子(画外):张云献老人做了一只木船,起早贪黑地到村边的伊河里捕鱼。别人捕鱼至少要俩人,为了多挣点钱,他收、放网等活儿都是一个人干。
张云献划船。
张云献撒网、捞鱼。
伊河日出日落。
9.夜,内,张云献家
张云献托着累得僵直的身子疲惫地回家。
舀起一瓢水咕咚咕咚喝了,然后在院里坐下。
小强正一个人在院里玩,忙跑过来:爷爷,我给你锤锤。
张云献慈祥而幸福地笑着:哎,好好,我们家小强长大了。
10.夜,内,张云献家屋
灯下,张云献仔细地数钱。
张云献:这是借东沟张疙瘩的2000块,先还1000;根娃的1万2,先还2000……
张云献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11.日,外,水上
寂静的水面,停泊在岸的船。
叶子(画外):但没多久,张云献老人经常捕鱼的水域被人承包养鱼,他靠捕鱼多赚点钱还债的路也行不通了。
张云献老人坐在一处高地,望着水面发呆。
12.日,外,养鸡小岛
鸡群,鸡叫声,张云献喂鸡。
叶子(画外):就在张云献老人一筹莫展时,他发现村边河里有一块闲置的河滩地,四面环水,形如孤岛,适合开荒养鸡。就把家搬到了岛上开始养鸡。
13.日,外,水面
叶子(画外):鸡开始产蛋了,每隔两三天,张云献老人都要划船渡河,然后走十几里山路,背着鸡蛋到镇上卖……
鸡产蛋。收蛋。装船,划船,背山。
14.日,外,潭头镇
张云献在潭头街吆喝着卖鸡蛋。
群众议论:这老汉的鸡蛋好着哩,人家别人喂鸡都用的恶水伴麸子,听说这老汉是实沓实喂麦和蜀秫籽。
15.日,外,(债主)家里
张云献去债主家还款。
叶子(画外):卖鸡蛋的收入,张云献老人全部拿去还债。
16.日,外,水中船上
张云献驾船送孙子上学。
被采风的记者拍到画面。
叶子(画外):小宝上学了,除了养鸡、还债,每周,张云献老人,还要驾船接送小宝到河对岸上学。有记者拍到了这温馨的画面,深入采访后,发现了张云献老人为儿子还债的诚信故事,并进行了报道。
17.日,内,嵩县供电公司小会议室
读报学习。领导讲话。
叶子(画外):嵩县的电力职工看到报道后,都深为张云献老人的诚信精神感动。大家都想帮一帮这位可敬的老人,让老人的孤岛不孤。
18.日,外,供电公司院
捐款。
叶子(画外):供电公司的大院里设起了捐款箱,当天收到捐款21300元。
19.日,外,船上
嵩县供电公司领导乘船到小岛送慰问金。
叶子(画外):那天,跟随着公司领导,带着职工的爱心捐款,我第一次踏上了张云献老人养鸡的小岛。
20.日,外,养鸡小岛
公司领导:这是咱嵩县供电公司干部职工的爱心捐款,一共21300元,可以帮您还一部分债,请您收下。
大红包往老人塞,张云献老人坚辞不收。
叶子(画外):让我们没想到的是,张云献老人对我们的捐款坚辞不收。尽管我们都知道,他是那么需要这些钱。
张云献:非常感谢咱电业人的好意。只是我儿的债,我只想靠个人的努力把它还了,这样我这心里才踏实。真的感谢你们,希望你们能理解。
供电公司领导无可奈何地看了看左右,收回捐款。
叶子(画外):我们不知道张云献老人的心底,究竟有着怎样的尊严。但我感觉,我们这次突兀的来访,突兀的给钱行为,确实显得对眼前这样一位老人不够尊重。
21.日,外,养鸡小岛旁水域
老人挥手和供电公司员工告别。
一船的凝重。
一中层干部拿起大红包看了看,问公司领导。
中层:X书记(或X局长),这钱怎么办?
X书记:员工的爱心捐款没送出去,是我们的失职。这钱啊,不能退,还要想办法送给张云献老人。对了,老人不是养鸡吗,咱把这些钱,全买成鸡蛋再分给咱们的员工。这样既能帮张云献老人尽快还债,又能让咱们的职工表达爱心,还能让大家吃上这么好的土鸡蛋。一举三得,大家觉得怎么样。
众人:好啊,好啊。还是领导会办事。
大家都高兴起来。
X书记:吕所长,以后你们旧县供电所的人要时常到老人的岛上看看,老人年纪大了,行动不便,看他有什么需要帮忙的。电力这块,如果老人有需要,要全力保障。
吕所长:好的。
叶子(画外):离开孤岛后,好像每个人的心里,都多了份沉甸甸的心债。这心债,是欠张云献老人的。
22.日,外,养鸡厂
吕所长指挥着电工往养鸡厂放线。
23.日,外,养鸡厂小屋
灯一扭上,明了。小岛上有了光明。张云献老人望着灯,高兴的笑着。
24.日,外,水上
叶子等人停船上岛。
叶子:我们到了。
两个男生搬起空鸡蛋筐上岛。
25.日,外,养鸡厂小屋
叶子推门进来。
叶子:老伯,我们要买鸡蛋。
小强:我爷去镇上磨蜀秫了。
叶子:上次来见你爷爷买了台打料机,咋不自己磨。
电工男:应该是动力不够,上次架的是照明电,打料得动力电。可是这小岛离人家实在太远,架设动力电,还得栽杆子、换线,给这儿架一路专线,这个工程可不小。
叶子:要不,咱回去跟领导回报一下?看领导咋说?
电工男:好的。
26.日,外,伊河
(字幕:一周后,由供电公司员工捐款购置的爱心电力专线,架设到了孤岛上)
(音乐起)
船托着线杆入村。
架杆。
走线。
打料机转动。
老人高兴的笑脸。
(音乐止)
字幕:截止目前,张云献老人已代子还款8万多元,他仍在努力着……
字幕:各地的爱心人士纷至沓来,抢购张云献老人的鸡蛋。
字幕:德不孤,必有邻。
(片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