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娟娟是班级的最小、最小的“小不点儿”,人送外号“芝麻小怪粒”和“马小小”,还有人悄悄喊她“逗号”。她个矮、人瘦、手小、脚小、量气也小,她的衣服和鞋子时常要到童装店去买。马娟娟的性格和戴娟婷一样,她很难相处,怪癖,孤芳自赏,缺少热情,还对周围的一切都采取怀疑、鄙视和拒绝的态度,他人难以与她交往,更难以和她真心处朋友;她遇事爱钻牛角尖,喜欢像班长陶海生一样和别人争执,最爱说的口头禅就是“真的是这样吗?打死我也不信,我都不信,你自己信吗?”有时候,她对周围的一切都表现的漠不关心,是一个典型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范儿,那种冷漠和孤寂,让我们感到害怕和紧张,她走到哪儿都喜欢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看着她孤独的行踪和满脸的忧伤,我们有时候心里就会自然出现许些哀凉的感觉。尽管如此,大家依然不愿意接近她,或者说不敢接近她。
因为矮小,马娟娟长的自然不是很好看,怎么看都缺少丰润的女人味,她人很黑,像个起早贪黑的初三学生,她一年四季都扎着一条短短的、粗粗的羊角小辫儿,她的头发甚至有些焦黄,很乱,还有点儿自然卷,远远看上去就像一束束深秋的野草,关键是她不怎么会搭配她的衣服,她喜欢穿类似于职业装的统一色,而且不是黑的,就是灰色的,就像没有洗干净一样,与周围女同学的五颜六色和鲜艳夺目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她的脸色和她穿的衣服一样,始终没有笑容,说话还时常恨巴巴的,并把眼睛瞪得像灯泡,她的量气小得像个芝麻,爱无缘无故就对周围人发小脾气,总是莫名其妙地独自生闷气,走到哪儿都像个腰缠万贯的债主。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见她暗自忧愁,我们时常都不知道什么地方得罪了她,和她相处,时时刻刻得小心谨慎,心里总有一些不由自主的担心和顾忌,班级多数人都不敢和她说话,尤其是那些男生,看见她,远远就绕开了,特别是张三皮和黄木木,三皮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没有人能够说服他,可你只要一和他开玩笑说,“你张三皮不要在我们面前厉害,将来我们全班做媒,将马娟娟或者戴娟婷许配给你做老婆,怎么样?”他马上像断电的收音机似的哑口无言,继而跑得比兔子还快!连班主任孙老师也敬畏她三方,不敢轻易批评她。在班上,马娟娟和戴娟婷可是谁也不敢惹的“铁老大”。
马娟娟最反对男人抽烟和喝酒,我们平时聚会的时候,只要有男生掏出香烟,哪怕还没有点着火,她就会立即不顾情面地跑过去把整包烟抢走,从窗口扔到大马路上;周末的时候,如果她发觉有男同学悄悄在班级抽烟,也会毫不留情地当面臭骂,并不止一次地训斥我们说,“都给我去死吧!抽烟的男人都是不要脸的大混蛋!以后打死我也不找抽烟和喝酒的,找到了也要把他活活掐死!然后把尸体扔进长江喂鱼!”“给我去死吧!”也是她的口头禅,成为我们模仿她的经典。
说起马娟娟,我们就会想起戴娟婷,她们俩有着很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但都让我们心有余悸,她俩是我们班上一颗不知何时爆炸的炮弹,随时会把我们男生炸的魂飞魄散。不过,有时候想想,更多的时候,马娟娟也蛮可爱和可敬的,至少她的闪光点也很多,她脚踏实地,学习很刻苦,一直拿学校的奖学金;她刚正,无私,宁断不弯;她光明磊落,不在背后算计人;她从不撒谎,说话算数,一言九鼎;她生活朴素,不崇洋媚外……她的这些优点是很多女孩子所没有的,也正是这些不可多得的优点,才使得她在工作不久就当上了局长。
都说“黄毛丫头住高楼”,这些古人的话一点儿也不假。三十年后的聚会,在班上50人当中,就数马娟娟的变化最大,她不再是那个整天就爱发牢骚、让我们不敢靠近的“不定时炮弹”,也不再是一个“铁面无私”的“悍妇”,而是一个知足常乐、温柔善良、笑口常开的乖巧女,她对我们的态度也发生了360度的大转弯,最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她竟然主动给我们每人泡了一杯茶,席间还殷勤地给老师和同学夹菜、盛饭,甚至在张三皮的筷子掉了以后,她立刻主动一路笑跑到服务员那里帮他拿筷,找到后还把筷子擦了又擦,让我们委实吃了一惊,不知为何,这次看马娟娟,发现她也比以前漂亮多了,让人眼前一亮的马娟娟好像经过高人的精心包装,她用最流行的衣服、香水和首饰掩盖了自己的不足,把自己打扮得闪闪发亮,一条缀满鲜花的披肩围巾、一件天蓝色夹袄、一双走路“噼啪”响的动感皮鞋、一副酷得无比的墨镜、一个与之匹配的手提包……昔日的丑小鸭似乎在瞬间变成了白天鹅,她的脸上也始终挂满了真诚、开心的笑颜,尽管那些微笑似乎还有些牵强,有些让我们和她都感到不好意思,可她的巨变是我们都渴望想到的,也验证了那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都说微笑和音乐是世界上最通用的一张名片,马娟娟的微笑让我们看到她的美好内心,她的华丽转身是我们所庆幸的。
其实,一个人美不美丽,还在于欣赏者的品位和心态,学生时代,可能是我们没有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马娟娟身上的优点。
在同学聚会的晚会上,马娟娟表现异常,她竟然心平气和地在舞台上一五一十地和我们说起了她的过去和如今的日子,并对她三十年前在学校所做的一切表示了真诚的歉意!这是我们谁都没有预料到的,她像一位异常出色的讲师,讲的很平淡,她讲的是自己的故事,就像在讲别人的故事。现在,我们才知道,这么多年来,她内心过的是如此的辛苦,大学四年间,她的父母相继去世,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家产。
原来,这么多年了,马娟娟过的这么苦。
毕业后,她想回家,可家门对她紧闭,只能远离家乡,独自去了离她家七百公里外的一个小县城,在地税局当了一名普通工作人员,三十年的奋斗,如今她也是副局长,她的丈夫则是县烟草局的局长。
想当初,被迫离开家乡,是因为她觉得自己无依无靠,她和哥嫂的关系很不好,她和她的哥哥是同父异母,哥哥始终认定她会回家争夺家里的遗产,只要她一到家,嫂子看她的眼神就像看贼一样,还时不时的恶语相加,冷嘲热讽。最让她伤心的是,一次她睡着以后,她的嫂子竟然把她的家门钥匙全部偷走了。家,因为父母的去世而不复存在;亲情,也因为金钱而变了味道。
毕业后,她甘愿放弃了家里的所有财产,选择了远离家乡,过自己的清静日子。丈夫是和她同一年分配到这里的,税务局和烟草局同墙而建,还共用一个食堂,那一年,两人就是在食堂里吃饭时认识的,当时,他们俩人都背井离乡,形只影单,才有了更多的寂寞和共同语言。工作第四年,他们终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并把她的弟弟也接到自己的身边,弟弟和她是一奶同胞,在老家过的也不好,总是受哥哥和嫂子的冤枉气,这三十年里,她只回家过三次,一次是接自己的弟弟,一次是哥哥家的孩子结婚,还有一次是父亲去世三十年的忌日。
结婚以前,她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丈夫身上,在那个遥远的县城,除了丈夫和弟弟,她几乎没有一个亲人。谁曾想到,很多男人都是会伪装的,也是多变的,结婚后,她的丈夫渐渐暴露出了种种陋习,他在烟草局是局长,和香烟打了几十年的交道,本身抽烟就很凶,可喝酒更凶,因为喝酒,丈夫是一次次的洋相百出,让她不堪忍受,因为喝酒,他曾经在饭店卫生间里睡过一夜;因为喝酒,他被人偷了钱包和摩托车;因为喝酒,他当众人面扇过副局长一个响亮的耳光;因为酒驾闯祸,他被公安局拘留过半个月;因为喝酒,他失去了许多次上调的机会……进入她的家里,满是烟味和酒味,就像寺庙里的味道,呛得外人都不敢踏入半步,为此,他们吵过,闹过,打过,最后还是以马娟娟的一次次屈服而告终!
我们很纳闷,三十年来,她是怎么能忍受丈夫的烟味和酒味的?她不是要把抽烟的人活活掐死、把他们的尸体扔进长江喂鱼吗?可她的解释很简单,时、位之移人也,她的两个家庭都是失败的,不想让其他的方面再次失败。人呀,很多的时候就是让人想不通,特别是女人的瞬息万变!
不过,马娟娟脸上的笑容多了,尽管这些笑容还有些牵强和故作,但毕竟有了,看到她人生态度的转变,大家都很欣慰,因为她的光艳与和谐,聚会的气氛也跟着变得更加浓厚起来,也因为她的转变,班级男生久存的顾虑和窃窃私语一下子抛向九霄云外,班上一些调皮的男生开始调侃她,和她开起了玩笑,三皮竟然当着大家的面调侃她说:我当初对你是即怕又爱还想和你在一起,多次想给你写情书,可又怕你揍我,要是我们现在生活在一起,我还不像供菩萨一样把你供起来。其实,像三皮这样的玩笑还有很多,这些以前所没有的玩笑也说明了大家的心态都在改变。马娟娟却笑而不语,只是淡淡地说,你们不懂的,三十年了,所有的一切都在改变!她的淡定,也许是她对生活的最佳诠释!
我们看得出,她的婚后生活并不幸福。
现在,我们才听她说,马娟娟的生活真的好糟糕,婚后第二年,她自己生了一个女儿,丈夫老家是山东曲阜人,曲阜是孔子的故乡,那里的人都很纯正,但也很封建,如果哪家没有儿子,是要被人家戳着脊梁骨骂的,他俩都是国家干部,当然不敢公然违背计划生育,可她的丈夫以及她的公婆一直不死心,于是丈夫背着她又在外面组建了一个小家庭,还生了一个儿子,儿子上幼儿园了,马娟娟才从丈夫一位醉酒的朋友那里无意中知道了这件事情,对方竟然是自己单位的清洁工,还每天给自己打扫办公室。
想想那段灰暗的日子,直到今天,她都心有余悸。出事以后,自尊心一向很强的马娟娟一下子懵了,她怎么也没有想到丈夫会背着她干这种缺德事情,而且那个女人天天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干活,还和她亲如姐妹,自己还时不时的送些小礼物给她,他们俩怎么会伪装的如此严密呢?在县城,她和丈夫都是响当当的人物,都是县人大代表,丈夫还是县政协副主席,为了自己和丈夫的颜面与前途,没办法,她花了五十万才把事情摆平,从此以后,清洁工在县城销声匿迹了,而儿子却留了下来,副局长的父母都是做干货生意的,家境优厚,他家是四代单穿,生个儿子一直是他们全家最大的心愿。事出以后,丈夫一次次告诉她,在局长和儿子之间,她一定会选择儿子,放弃局长!因为这件事情,年近八旬的公公竟然亲自给她下跪。没办法,在丈夫和公婆的再三哀求下,马娟娟只能忍气吞声,如今,这个儿子已经读初中一年级了,这是一个他人不知道的秘密,对外说,是他们表妹家的私生女,暂时寄养在他们家。
经过这次巨大的打击,马娟娟彻底想明白了,她觉得自己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原来她的人生竟然如此这般的凄凄惨惨,丈夫所有的陋习她都可以忍受和原谅,唯独这件事情她接受不了!无情的丈夫碰到了她的底线,马娟娟在医院里躺了一个多月,回到家以后,她立刻和丈夫分居了,成为名存实亡的假夫妻。
那晚的晚会上,马娟娟动情地给我们演唱了一首歌《一段情,一段伤》,一段情,一段伤,一首情歌哭断肠,蓦然回首两眼泪汪汪。一段情,一段伤,泪往心里淌,一首情歌一段情伤多凄凉。一段情,一段伤,一段难忘的过往,蓦然回首两眼泪茫茫……唱着,唱着,可怜的马娟娟多次都忍不住停下来,用餐巾纸去擦掉腮边的泪水,唱得好多人走上舞台和她相拥而泣,尤其是憨厚的三皮和班长,一个个大大又厚实的拥抱让马娟娟的心有了太多的平静。班长紧紧抱着马娟娟,一次次的泣不成声,他反复告诉她,不要怕,真的不要怕,有我们在,你的一切都会在。此时此刻,班长的言行代表了我们全班人的心声,那浓浓厚厚的情谊,让我们再一次看到集体的力量!
如今的马娟娟已经能够适应群体生活了,从某种程度上说,她是个幸运儿,因为她知道及时转身,头脑清醒,不再唯我独尊,不再像赵全霞那样,是一个对什么都不满意的怨妇,尽管她的人生有些凄凉,可她毕竟看清了时事,回归了自然。
三天的同学聚会,她竟然意外地给班级每位男同学带了一条上等的香烟和一个防风打火机,还给每位女生买了一枚价值不菲的银戒指,这个礼物的突然出现,让所有人眼前一亮,大家欣慰的不仅仅是这份迟到的礼物,更是她的生活态度的改变。她的突然改变让我们谁也没有想到,却取消了孙老师多年的担忧,在30年重逢晚会上,孙老师就长久地抓着马娟娟的双手,举着话筒,一遍遍大声告诫她,“像《京华烟云》中的乔老爷说的那样,凡事包容!凡事忍耐!凡事宽心!凡事放下!”
是呀,不管你经历过多痛的事情,到最后都会渐渐遗忘。没有什么可以敌得过时光的延续,所有人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一样的,而不同的是我们的经历和我们拥有的心境。谁也无法预知未来,很多事情可能会一等就等成了永远的丢失,尤其是微笑和快乐!想要做的事就赶紧去做,不要给自己等来太多的遗憾……”老师还说,她的微笑就是三十年来送给我们的最好礼物。老师的担心不是多余的,他和我们一起生活了四年,他了解自己的每一个学生,他在心里时刻祝愿他的第一届学生。马娟娟的今天,正是孙老师和其他同学最愿意看到的。是呀,完完全全放下,就是人生中最大的释然。
时、位之移人也!三十年了,所有的一起都在变。有的距离越来越远,有的距离却越来越近!
小说封面

作者:黄宏宣三十年了,你还好吗?
引子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但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这是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里说的一句话,这句不朽的经典已被众人所广泛认可和传颂。
岁月悠悠几人愁,滚滚长江天地流;何不挥毫写人生,今生今世无所忧。时间真是一把最无情、最公正的利剑,她会把人们存放在心底多年的情感和奢望毫不留情地割断!也可以把所有人都刺得遍体鳞伤!三十年前,也就是从1984年的秋季开始,我们有缘成为京都师范大学的同班同学,班上原来有50位同学,50张不同的笑脸,50个不一样性格的小人物,大家在我们的班主任孙浩文老师的带领下,浪漫、快乐、健康、幸福地生活了四年,那四年,我们疯疯傻傻;那四年,我们亲如一家;那四年,有我们太多、太美的记忆;那四年,足以让我们终身难忘。
1988年的毕业晚会上,大家泪眼涟涟,依依不舍,最后相互承诺,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以后的每一个整十年,不管大家身在何方,官居何位,也不管大家心境如何,家庭怎样,都是我们再聚首的日子!可是,十年,我们没有;二十年,我们也没有……
三十年快要过去了,如今,我们已有50个不同的家庭,有50个不一样的人生经历和不一样的家庭故事……在这些多彩斑斓的故事中,有的平平淡淡、有的精彩无限;有的悲壮哀凉、有的尽放欢颜;有的令人捧腹大笑,有的让人悄然落泪……若无是非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回顾我们50位同学毕业后三十年间的蹉跎岁月,让人感叹和珍惜的总是那么多!那么深!那么久!多得无从统计,深得难以衡量,久得难以忘却。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一千多年前的高适曾经发出这样的感叹,可我们班上的那些“知己”和“君”呢?如今,他们都在哪儿?他们过的好吗?
三十年的光阴,在历史的长河中,很短,很短,真的是很短!短得可以不去计较,短得也可以随手丢弃,可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来说,实在是太漫长了,漫长得让人不舍得忘记,更不愿意轻易割舍,因为她几乎占据到一个正常人生命的三分之一,而且是异常重要的三分之一。
三十年前,丁有志就是学校学生会的宣传部长,也是我们八八(1)班的宣传委员兼“跑腿员”,那时候,他专门负责校学生处的宣传和联络工作。在学校,他的活动指数和人气指数始终超旺,跳蚤似的身影在校园中穿梭的频率也最高,当然,他还是我们老班孙老师最得力、也最信得过的助手之一。不过,最近,丁有志真有点烦,烦得茶饭不香,烦得彻夜难眠,烦得抓耳挠腮……因为大学毕业将近三十年了,他始终没有忘记当年彼此的承诺,可眼看三十年都要过去了,全班50位同学还没有集体团聚过!虽然彼此间也时有小范围的相聚,可那都是寥若晨星,记忆中最多的一次是孙老师结婚的时候,也只有一半多的人前来参加,这是他做宣传委员留下的最大遗憾,看到其他班级的校友经常聚会、喝酒、结伴郊游,就像亲兄妹一样团结,丁有志的心里时常有些莫名的失落,甚至还伴有太多的伤感——强烈的、刺心的那种伤感!他盼望着有那么一天,班级50名同学一个不落地聚在一起,大家喝酒、聊天、叙旧……如果能重新拾起那段已经丢失多年的情感,该有多好!
古人云,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可他就是放不下当初相互间的那一句承诺,他在盼望着,时时刻刻在盼望着……什么时候,我们再重新圆梦母校?圆梦在八八(1)班那间低矮还有些潮湿的教室里?躺在床上,他辗转反侧,深圳卫视的一档电视节目《你有一封信》突然间在深深地感动着他,电视里,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为了寻找失散62年的同桌,不远万里从美国赶回来,踏遍了大半个中国的土地,他们终于得以重逢,虽然他们的相聚来得晚了一点,可还是圆了他心中62年的梦。望着舞台上那62年后深情的拥抱和在场观众的真情祝愿,丁有志竟然一次次的泪如溪流。
三十年,就这样悄然过去了,如今,我们八八(1)班的同学都在哪儿呢?他们过的还好吗?他们还会像当初一样心无杂念、无拘无束、笑口常开吗?他们还健健康康吗?他们是不是已经被岁月催促的容颜已老?他们的脸上是不是已经没有了会心的欢笑和无忧无虑的神情?他们还记得当初许下的承诺吗?三十年了,他们的模样还是那么的清晰可见吗?他们洒脱、滑稽、可爱、单纯的风采还依旧存在吗?不会的,三十年过去了,许多人的头发该白了吧?牙齿是不是已换成假的?有些女生快退休了吧?他们是否还能记得三十年前的同班同学和大学里教过他们的老师……
无情的时间在飞翔,激动的心儿在荡漾!期盼中的聚会何时才会到来?他的内心一直在深深地渴望!渴望着喜从天降!渴望着天明一睁眼就能见到久别的同学和老师!
伴随着一曲《迟来的爱》的音乐,丁有志极不情愿地和衣进入了梦乡。朦朦胧胧中,他突然接到班主任孙浩文老师的电话,说有要事相商,让他火速去他办公室报道。起先,真以为自己在做梦,用手弹了几下脑瓜崩,并回拨个电话给孙老师,才发现一切都是真的。放下电话,他立刻翻身下床,飞奔到老师的办公室,一看,班长陶海生也在,看着海生杯中满满、却淡淡的茶叶,他知道老师和班长已经等了他很久。老师起身亲自为他泡了一杯上好的铁观音,坐定后,孙老师拉着他的双手,告诉他说,想要请他和陶海生再度出山,搞一个以“三十年了,你还好吗?”为主题的同学聚会,商谈中,年近花甲的老班声音突然有点激动!有些颤抖!还有些眼泪婆娑!他说他也是受了87年版《红楼梦》剧组的演员一起团聚的影响和感悟,看到演员陈晓旭的不幸离世,联想到自己的学生宋长松的辛酸遭遇,突然间自己独自感叹,人生苦短!很多的事情如果再不马上去做,就怕以后真的没有机会了;老班还说他这几天一直都在失眠,他从教30年了,最想看的、最放不下的就是自己的第一届学生,想得夜不能寐,想得望眼欲穿。
拉着丁有志和陶海生,孙老师把他们带到自己的办公桌前,看着当年的集体照和宋长松的单人照,老师陡然落泪。最后,孙老师还义正词严地给他俩下达了死命令:三个月之内,必须把50个人的所有信息搞得清清楚楚,和每人至少保持十次以上的通话记录并逐一落实到位;定好饭店、宾馆和活动流程。最后,多情善感的孙老师是大声吟唱着《同桌的你》送他们二人离开的。
走出恩师的办公室,望着熟悉的学校路灯和大门,丁有志和陶海生竟然相拥着在梧桐树下倏然落泪了,那滴滴滚落的泪珠引得不少学弟学妹们纷纷止足观望。不知详情的路人只看到两个大男人深情的拥抱和不曾停止的眼泪,哪里懂得他们内心三十年的期盼和真情?是呀,四年间堆积的情感,换来了三十年的牵挂,不是说可以随手丢弃的!他们俩的心境和老师一样,一样的情感,一样的思念,一样的怀旧!一样的对过去的情怀依依不舍!
而在此时此刻,班上其他人是不是也都和他们一样的情节呢?也许是,也许不是!
连续失眠了好多天以后,丁有志和陶海生又坐在了一起,他们拿着那张早已经发黄的集体照,逐一回味过去,回味着同学们熟悉又陌生的面孔,他们想知道,这么多年了,谁的脑海里还在反反复复回想着那些曾经朝夕相处了四年的同学?他们清晰可见的影子就像电影中的慢镜头在俩人的眼前一一闪过,三十年前,一切都是那么的年轻、天真和充满朝气;当初,他们是那么的青春靓丽、血气方刚和充满霸气,如今,他们都在哪儿呢?他们过的还好吗?他们的人生和家庭还都顺利吗?三十年的时光磨砺,他们是依然心潮澎湃?还是早就心静如水?他们是否还记得我们的老师、记得自己的同桌和另外49位同学的模样?他们是否还时常回忆起学生时代的趣闻异事?说着,想着,丁有志和陶海生不禁有些紧张和害怕起来!想着,说着,他俩的眼泪不知何时又顺着脸颊悄悄地流淌下来,像条情意绵绵的小溪,一直滑落到地板上,他俩想念那些同学,想念已经去世的宋长松,可又害怕见到他们,这种矛盾又复杂的心境竟然把他俩折磨得苦不堪言!三十年的时光,在人的一生中是多么重要!更何况是人生中最精彩的三十年!
躺在沙发里,《同桌的你》的音乐再一次缓缓响起,丁有志和班长拿着班级的集体照反反复复地对照着,一个一个地辨认着他们的名字,回忆着他们的影子,追寻着他们的故事,慢慢地,50个人的形象就像昨日刚刚翻过去的旧日历,历历在目;慢慢地,那50张模糊的笑脸清晰可见,如今呢?如今的他们……他们……丁有志对他们一一作了丰富的想象和猜测?
这三个月,老班和丁有志马不停蹄;这三个月,所有的同学似乎都是累并快乐着……
让老班和丁有志欣慰的是,这次三十年后的首次大联欢,所有的同学一个不落地都来了。原定于三天的聚会却陆陆续续地进行了一个多礼拜,大家还是不愿意散去。三十年的人生洗礼,无情的沧桑岁月似乎变得有一点苍老,尽管他们个个都精心包装了自己,都想追求这次聚会的精彩亮相和最完美无缺,为了30年后这次特殊的聚会,所有的人也都义无反顾地抛弃了“随意”二字,都想把自己最光艳、最唯美、最煽情的一面展示在同学中间,可他们都已人到中年,个个都改变了模样,变得不再年轻,变得千奇百怪;他们脸上的皱纹明显多了,无拘无束的笑声却少了;经历的苍伤和世事多了,快乐无邪的心境少了;人生的阅历多了,真诚可爱的童趣少了;内心的成熟多了,无拘无束的恶作剧少了……
走进酒店的那一刻,许多人的脸上都出现了惊异、甚至有些紧张的表情,他们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左顾右看,而后疾步冲向前,奔向欢迎横幅和电视大屏幕下面熙熙攘攘的人群,先是紧紧握住那一双双似曾相识、却又很陌生的双手,第一句话说的好像都是“您是……您是……让我想想……不要急……让我想想……您是……不对……不对……不对……哦……对了!对了……我想起来了……想当初……还有……”等听完对方的解释,两人彼此刚刚分开的双手又很快就再一次相握起来,久久不愿意分开!即使是分开了,说到动情处,俩人的双手不自觉地又重新握在一起,两人的身体不自觉地又重新相拥在一起,那份纯真的情感真的是无以言表。那份感动,久未相见;那份感动,催人泪下;那份感动,又还能维持多久?
聚会的第一天上午,孙老师就说,想要特意安排大家上一堂特殊的人生课。时隔三十年了,我们当初那位年轻力壮的恩师也满头银发,已经即将退休。此时此刻,他还会给大家讲些什么呢?正当大家满脑疑惑时,可爱的老师把大家请到了学校的阶梯教室,并让大家按照原来读书时的座位表依次坐好。遗憾的是我们的宋长松同学去世已二十多年了,幸运的是他的位置上并没有空着,坐的是他的前女友张蓉,而细心的孙老师执意把第一杯热乎乎的咖啡亲自端给了她,并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和感谢。接着,老师依次按照学号给他的每一位学生都泡了一杯好茶,这个动作,老师要坚持一个人完成,并持续了一个小时。之后,他说,今天,我想请大家看一场电影《新少林寺》。看电影之前,老师笑着对大家解释说:“这部电影大家也许看过,但可能没有看明白,这是我给大家上的最后一堂课,不过,是一堂人生励志课。大家可一定要做到专心致志!以前,我们上课都很民主,可以说话,也可以讨论,但今天不可以,请大家静心看完电影,看完后,我还有话要说!”
将近二个小时的电影很快结束,没想到,电影刚刚落幕,我们尊敬的孙老师就在荧幕上打了六个大字“放下!就是圆满!”站在讲台上,孙老师只简短地说,“莫管过去怎样,莫问前程如何,但求落幕无悔!三十年过去了,我们今生依然无怨无憾,因为我们舞动的是不悔的青春!是我们心中满满的爱和永远不能更改的快乐!三十年过去了,我什么也不想再多解释了,三十年间,社会也好,家庭也好,个人也罢,所有的一切喜怒哀乐和恩恩怨怨都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记忆!值得大家去精心封存!我只想让同学们彻彻底底放下!放下!就是圆满!放下内心所有的怨恨和阴霾,让完美的周围和世界处处聆听爱、音乐和微笑的芳香!”老师还请大家带着思考、带着感恩再一次看着“放下!就是圆满!”这六个字,每人必须看十分钟,所有的人什么话也不要说。十分钟后,他特意邀请我们的师母和他共同为我们演绎了一首经典名曲《我在你左右》,把我们的悲哀送走,送到大街头,让阳光温暖凄凉的心头,蓝天高高好气候,山又明水又秀,把悲哀送走,把一切丢在脑后,我在你左右;把我们的悲哀送走,送到小巷口,让微风吹散胸中的烦忧,粉白墙里花开透,草如荫景如秀,把悲哀送走,把一切丢在脑后,我在你左右;把我们的悲哀送走,送到小河流,让流水冲去多年的离愁,有情人来到桥头,流水清鱼双游,把悲哀送走,把一切丢在脑后,我在你左右……
对于孙老师的刻意安排,许多同学都开始泪眼溢涟,继而一下子明白了恩师和师母的用心良苦,歌唱到一半,大家便一起涌向了老师,几十个人的齐聚,几十双眼睛的交织,几十个思想的完美统一,统统奔向了老师的心坎里。还没有走出会议室,他所有的学生似乎已经读懂了老师的深情厚谊和用心良苦,老师在片刻间再次成了我们的中心轴,联想到自己三十年的经历和感悟,许多钢铁一般的男生都抱着恩师仰天长叹,更多的女同学却是泪如雨下!
是的,放下!就是圆满!是的,放下!就是圆满!
三十年了,那是我见过的最长久、最安静的一堂课!也是最精彩、最煽情的一堂课,而听课的都是一些年过五旬的壮年人。
那天的感叹和眼泪,足以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和深深回味!我们可爱的班主任,他永远最懂、最疼他的学生!他知道在三十年后,应该教给他的学生什么样的思想灵魂和生活方式!他更知道,三十年间的风风雨雨,他的学生该追求什么,该摒弃什么!
是的,放下!就是圆满!是的,放下!就是圆满!
眼泪,是老师送给我们最大的爱,是老师回馈给我们最大的礼物。那天,数我们孙老师的眼泪最多,他挨个握住张蓉和他的每一个学生,淅淅沥沥的眼泪始终没有停止,这是我们看见亲爱的孙老师再一次为了他的学生泪流满面。
三十年的期待,换来了一个星期的相聚,虽然大家的容颜依旧,但是,三十年的生活已经改变了大家,让我们失去了很多青春和梦想,可我们也增添了许多的白发和皱纹,多了一些牵强的笑容,多了一些莫须有的礼仪和尊敬,更多了一些成熟、自信、风度……所有的同学已经不再年轻,不再幼稚,所有人的生活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有的一帆风顺,有的坎坎坷坷;有的幸福甜蜜,有的悲惨凄凉……
三十年了,我们的同学现在怎么样呢?他们的生活?他们的人生?请看我们一一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