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孙去翠
孙去翠——一个近乎诗情画意的名字。可他是个大男孩,一个很英俊帅气的大男孩,和他名字相反的张毅却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女生,他俩的名字和性别是我们时常调侃的反面材料。
他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典故,据说他的祖上就是专门给京城的大官定做官服的,手艺是绝顶的一级棒,就连当朝宰相的衣服都做过,他的家里有一个很值钱的翡翠手镯,是古代宫里的宝物,听说就是当朝的宰相亲自打赏的,那是他家里最珍贵的传家宝,没想到,在他出生后一个星期,家里突然被盗,小偷什么也没要,包括抽屉里一大盒现金,唯有现金旁边的翡翠手镯不翼而飞,他的爷爷惊慌不已,就去庙堂请高僧算命,高僧说那个翡翠手镯不适宜放在他家,因为孩子的命里根本压不住这件宝物,去翠家安,就给他起了这么一个难听的名字。
孙去翠来自上海,和赖军家只隔几条街,他的父母传承了祖宗的衣钵,成为当地很有名气的裁缝,自己家经营着一个店面,专门给人家做西服,他的父母手艺极好,做人也厚道,而且所有的衣服都是手工做的,当地一些高官和富豪都纷纷来他家定做西服,每次都是要排几个月的队。也因为父母的原因,他的穿着始终是我们班男生中最讲究的。
孙去翠的性格和他的父亲极像,是一个腼腆、可爱却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大男孩,还真有点像《聊斋志异》中的宁采臣,我们男生也都管他叫“假狐仙”,还有些像《白蛇传》里的许仙,因此,女生们都叫他“仙二哥”。他的腼腆让每个人都感到不可思议,都上大学了,见到同班级的女同学,说话之前先脸红,与人相视的时候居然不停地掐着指甲盖,像个刚进幼稚园的娃娃,他还有些莫名其妙地怕班长和所有的老师。
孙去翠从不抽烟,不过,酷爱酒,而且有点馋酒,唯有酒后才能看出他大男人的气概和豪情!在学校,他的酒量是一致公认的最大,酒后脾气也大。大学四年里,男生时常在一起拼酒,从来没见他喝醉过,他甚至能一人喝几桌。大三那年,他曾经在学校艺术节后的第二周一个人出征,代表我们中文系把体育系的四大高手喝得个个溜到桌底,而他自己一路凯歌回到班级后还看了二个小时多的书,一时成为中文系的经典和骄傲。
可就在毕业那天,他竟然喝醉了,醉得不能自拔,醉中闯了大祸,他借着酒疯把班级和宿舍的玻璃砸了一半,这还不算,他还用一块红砖把老校长室办公桌上的台玻砸成粉末,因为这个异常的恐怖,吓得老校长和前来拉架的办公室主任夺门而逃,最后由十几个大力士才把他架出门外,而老校长因为惊慌逃走竟然重重地摔倒在地,腿上被缝了十七针。想想那晚的恐惧,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因为这,他最终没有能拿到毕业证,那张毕业证书一直放在校长家里的保险箱里,孙老师为这件事情不知道和校长交涉了多少次,孙老师的意思是说“他以前一直是无可挑剔的好学生,不能因为一次的鲁莽和错误而牺牲孩子的一生,那样绝对的不公平,也对他不负责任,更显得学校不够大气和宽容。”可老校长一直没有松口,直到事发五年以后,孙老师以“辞职”为由来要挟老校长,校长才把那本已经落了很多灰尘的毕业证书还给了孙老师。
谁也没有想到,带着一份羞辱和怨气,孙去翠在毕业宴会的第二天清晨就悄然离开了学校,也永远离开了我们的视线,这的这一人间蒸发,就是三十年。毕业后,大家通过多方渠道想找到他,想把那本属于他的毕业证书还给他,因为找他,大家上过电视,登过报纸,可每次都杳无音信。尤其是高翔,曾经利用自己的关系多次请人四处寻找,查小静在她的节目里就很多次说起孙去翠的故事,她希望依据自己的声音和影响力找到孙去翠,以了却老师的心愿,还有程萍,还有三皮,还有李思金,还有曹大……可终究依然石落大海。
三十年了,当初年轻气盛的老师也即将退休,可孙去翠那本厚重的毕业证书依然锁在孙老师的抽屉里,老师把它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不自觉地拿出来掸掸上面的灰尘;每隔一段时间,他就和同学们说起这事,希望能够尽快物归原主;每隔一段时间,老师就会向他的学生打听有没有孙去翠的下落……老师总是在我们面前说起他对这件事情的遗憾,他一直后悔当时为什么没有派人看住孙去翠。
其实,我们都知道,孙去翠只是酒后犯浑,他真的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好人,在大学四年,他几乎没有和任何人闹过矛盾,也没有做过哪怕是一点点违反校纪校规的事情,而且他每门功课都是优秀,还连续四年都拿奖学金。孙老师的解释是那天他酒前撞见“鬼”了,至于他为什么在那天酒后做些如此出格的事情?后来又匆匆去了哪儿?我们一直在心里迷惑。
孙去翠是在我们聚会前一个星期才出现的,也是我们最后一个联系到的同学,在这以前,孙老师是一遍遍的因为孙去翠的去向而长吁短叹,他说了好多、好多次这样的话,“如果孙去翠不到场,这次三十年的的大聚会就不圆满!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与其这次有缺憾,还不如让我们再等他十年!”老师甚至还有因为孙去翠多次想取消这次聚会的念头,我们都知道,找到孙去翠,是老师三十年来最大的心愿!本来只有50个人,宋长松已经去世,还有49位,如果再缺少孙去翠,那老师心里一定不好受!在那几个月,我们49位同学和老师几乎用尽了所有的关系和人脉去寻找孙去翠,大家在全国各地进行了一次最大规模的搜索活动,除了台湾和港澳,每个省、每个市的报纸上都反反复复刊登了寻人启事,还在电视台和网站播放了他的信息。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他的妻子最终在报纸上看到了寻找他的消息,因为只有他的妻子和父母才知道他过去的名字和过去的故事,而他的父母早已去世,妻子回家后告诉了他的丈夫,并全力鼓动他抛弃过去的阴影,勇敢地回到同学中间,得知消息的孙去翠拿着报纸,眼泪丢了几大盆,他又在网站上搜索“孙去翠”这三个字,哪知道到处都是寻找他的帖子,他顿时情为所动,才主动联系的孙老师。而接到电话的孙老师,立马在QQ群和微信群里把这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告诉了所有人,而他自己幸福得几夜没睡。
这次相聚,我们才得知他早已经改名换姓,现在他叫李回头——那同样是一个很有深意的名字。三十年前的那天清晨,他背了几件换洗的衣服,因为自己无颜见到父母而不敢回家,就独自来到火车站,到了售票窗口,却没有了再往前行的目的地,售票员问了他好多次要去哪儿,他都无言以答,最后,他买了一张离南京最远的车票,去了新疆的一个牧民家的工厂,当了一名普通的制版工人,从此销声敛迹。孙去翠想成为“你回头”。
可喜的是,经过三十年的打拼,现在的李回头有了自己卓越的事业,也成为当地的首富,如今,他拥有了一个生态奶牛场,专门生产各种新鲜的牛奶和奶酪,还有一个木材加工厂,专门为市里的家具厂配套生产成品木材,每天,他的手下都有一百多名工人在干活,一年为国家上缴利税近三千六百多万。在这些年里,他也积极参与到慈善失业中去,修桥铺路,帮扶贫困家庭,成立教育基金会,为当地的官兵修建营帐……哪一处都有他忙碌的身影。因为过去那段不光彩的历史,三十年来,他从此滴酒不沾,处处小心谨慎,每一步都走的很稳,没有出过任何差错,真的做到了“你回头”。
三十年了,除了他的妻子和他的父母,他始终没有把母校的名字和他所学的专业告诉过任何人,包括他的孩子。在当地,他是一个无人知晓的谜,谁也不知道他的过去和来历,只知道他是一个头脑灵活、为人厚道、不善言语、肯干实干的企业家。在他人的眼里,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初中生,而不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他说,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觉得对不起母校,更对不起培养了他四年的孙老师,他怕给母校和恩师丢脸。
三十年过去了,岁月的无情已经在他的脸上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记,如今的孙去翠显得有些苍老,有些像鲁迅先生笔下的闰土,他的脸像黑乎乎的梯田,两只手就像一个千年的老树枝,尽管他在来参加这次聚会之前也精心打扮了自己,可他黝黑的容颜已不再焕发,眼神也不再给力,和三十年那个时而生龙活虎、时而羞涩的小伙子判若二人,他完全失去了往日的矜持和羞涩,变成了一个膀大腰圆的钢铁巨人,他的腼腆呢?他的青春呢?他的梦想呢?他是否还记得四年的大学生活和日夜思念他的老师?他那一副苍老、憔悴、无颜的面容下面是否还有一颗骚动的心?是否还有对美好生活的幻想和渴望?
三十年同学的聚会上,他是唯一连饮料也没有碰的学生,他说,因为三十年前的糊涂,他一直在为自己的前科买单,这么多年来,已经习惯了白开水。
酒桌上,孙老师亲自把那本已经保存了三十年的毕业证书双手送给了他,抱着孙去翠和那本鲜红的毕业证书,很多人都哭成了泪人,为他三十年的无影无踪,为他已经逝去不再的青春!抱着一个个久别重逢的同学,孙去翠一次次的怅然泪下;抱着孙老师,孙去翠更是一次次的泪如断珠,拿着话筒,他重复了多少次,“老师,我对不起您!也对不起我们的八八(1)班和我的母校!请您原谅我当初的鲁莽和幼稚!如果有来生,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一定不会这样混蛋!”说着,说着,孙去翠还亲自双膝跪在了孙老师的面前,哭泣着说,“您是天底下最好的老师,而我却是您最不合格的学生!”他那突然的一跪,惊天动地!他那突然的一跪,跪出了三十年内所有的情感和悔恨!他那突然的一跪,慌得老师和师母同时两腿跪下,双双把他紧紧抱起!他那突然的一跪,让我们所有的同学苍然落泪!他那突然的一跪,更诠释了三十年来老师所有的思念……
他那突然的一跪,一定是这一次同学聚会期间最温馨、最感人的画卷!
对于孙去翠的选择,我们很幸运,也觉得有些悲哀,我们无法忍受一个成绩相当优秀的大学生去干了一辈子的体力活;我们更加欣赏忍受一个因为一次小小的错误而用三十年的时间来惩罚自己的硬汉。
在三十年的晚宴上,孙去翠深情地对大家说:“你们是沿着平行线疾驰到生命终点的列车,而我只是一辆在山坡上不曾停下的马车!虽然是马车,可我一直在拉货。”晚宴上,他意外地给大家演唱了一首孟庭苇的歌《谁的眼泪在飞》,你听,悲伤的眼泪是流星,快乐的眼泪是恒星,满天都是谁的眼泪在飞,那一颗是我流过的泪,不要叫我相信,流星会带来好运,那颗悲伤的逃兵,怎么能够实现我许过的愿……拿着话筒,他的眼泪一直在飞,一刻也没有停止,一次次要求我们忘记他,忘记他这个有损于班级和学校形象的逃兵。
其实,那时候,我们都很年轻,都不懂得青春的珍贵和生命的价值!年轻人所有的错误都可以原谅,年轻人所有的错误都可以像日历一样迅速翻过去。
他为什么要用一次小小的错误惩罚了自己三十年?我们始终想不通!孙去翠的解释很简单,在那天的晚会上,他除了声泪俱下地唱了《谁的眼泪在飞》以外,还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就是把孔子的《论语》和老子的《道德经》一字不落地背了一遍,这还不算,他甚至把于丹老师写的《于丹<论语>心得》从头到尾背了出来。他说,是这两本书和于丹改变了自己。我们为孙去翠的过去惋惜,又为他的今朝感到幸福和骄傲!是呀!当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今天已经过去了,所有的一切都已经成为不复存在的过去,成为无法收回的事实。我们不必为过去而遗憾,要看的是明天,明天还没有开始,而且明天应该是灿烂辉煌的,因为明天有我们最重要的东西存在,那就是情感和生命!
小说封面

作者:黄宏宣三十年了,你还好吗?
引子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但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这是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里说的一句话,这句不朽的经典已被众人所广泛认可和传颂。
岁月悠悠几人愁,滚滚长江天地流;何不挥毫写人生,今生今世无所忧。时间真是一把最无情、最公正的利剑,她会把人们存放在心底多年的情感和奢望毫不留情地割断!也可以把所有人都刺得遍体鳞伤!三十年前,也就是从1984年的秋季开始,我们有缘成为京都师范大学的同班同学,班上原来有50位同学,50张不同的笑脸,50个不一样性格的小人物,大家在我们的班主任孙浩文老师的带领下,浪漫、快乐、健康、幸福地生活了四年,那四年,我们疯疯傻傻;那四年,我们亲如一家;那四年,有我们太多、太美的记忆;那四年,足以让我们终身难忘。
1988年的毕业晚会上,大家泪眼涟涟,依依不舍,最后相互承诺,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以后的每一个整十年,不管大家身在何方,官居何位,也不管大家心境如何,家庭怎样,都是我们再聚首的日子!可是,十年,我们没有;二十年,我们也没有……
三十年快要过去了,如今,我们已有50个不同的家庭,有50个不一样的人生经历和不一样的家庭故事……在这些多彩斑斓的故事中,有的平平淡淡、有的精彩无限;有的悲壮哀凉、有的尽放欢颜;有的令人捧腹大笑,有的让人悄然落泪……若无是非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回顾我们50位同学毕业后三十年间的蹉跎岁月,让人感叹和珍惜的总是那么多!那么深!那么久!多得无从统计,深得难以衡量,久得难以忘却。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一千多年前的高适曾经发出这样的感叹,可我们班上的那些“知己”和“君”呢?如今,他们都在哪儿?他们过的好吗?
三十年的光阴,在历史的长河中,很短,很短,真的是很短!短得可以不去计较,短得也可以随手丢弃,可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来说,实在是太漫长了,漫长得让人不舍得忘记,更不愿意轻易割舍,因为她几乎占据到一个正常人生命的三分之一,而且是异常重要的三分之一。
三十年前,丁有志就是学校学生会的宣传部长,也是我们八八(1)班的宣传委员兼“跑腿员”,那时候,他专门负责校学生处的宣传和联络工作。在学校,他的活动指数和人气指数始终超旺,跳蚤似的身影在校园中穿梭的频率也最高,当然,他还是我们老班孙老师最得力、也最信得过的助手之一。不过,最近,丁有志真有点烦,烦得茶饭不香,烦得彻夜难眠,烦得抓耳挠腮……因为大学毕业将近三十年了,他始终没有忘记当年彼此的承诺,可眼看三十年都要过去了,全班50位同学还没有集体团聚过!虽然彼此间也时有小范围的相聚,可那都是寥若晨星,记忆中最多的一次是孙老师结婚的时候,也只有一半多的人前来参加,这是他做宣传委员留下的最大遗憾,看到其他班级的校友经常聚会、喝酒、结伴郊游,就像亲兄妹一样团结,丁有志的心里时常有些莫名的失落,甚至还伴有太多的伤感——强烈的、刺心的那种伤感!他盼望着有那么一天,班级50名同学一个不落地聚在一起,大家喝酒、聊天、叙旧……如果能重新拾起那段已经丢失多年的情感,该有多好!
古人云,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可他就是放不下当初相互间的那一句承诺,他在盼望着,时时刻刻在盼望着……什么时候,我们再重新圆梦母校?圆梦在八八(1)班那间低矮还有些潮湿的教室里?躺在床上,他辗转反侧,深圳卫视的一档电视节目《你有一封信》突然间在深深地感动着他,电视里,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为了寻找失散62年的同桌,不远万里从美国赶回来,踏遍了大半个中国的土地,他们终于得以重逢,虽然他们的相聚来得晚了一点,可还是圆了他心中62年的梦。望着舞台上那62年后深情的拥抱和在场观众的真情祝愿,丁有志竟然一次次的泪如溪流。
三十年,就这样悄然过去了,如今,我们八八(1)班的同学都在哪儿呢?他们过的还好吗?他们还会像当初一样心无杂念、无拘无束、笑口常开吗?他们还健健康康吗?他们是不是已经被岁月催促的容颜已老?他们的脸上是不是已经没有了会心的欢笑和无忧无虑的神情?他们还记得当初许下的承诺吗?三十年了,他们的模样还是那么的清晰可见吗?他们洒脱、滑稽、可爱、单纯的风采还依旧存在吗?不会的,三十年过去了,许多人的头发该白了吧?牙齿是不是已换成假的?有些女生快退休了吧?他们是否还能记得三十年前的同班同学和大学里教过他们的老师……
无情的时间在飞翔,激动的心儿在荡漾!期盼中的聚会何时才会到来?他的内心一直在深深地渴望!渴望着喜从天降!渴望着天明一睁眼就能见到久别的同学和老师!
伴随着一曲《迟来的爱》的音乐,丁有志极不情愿地和衣进入了梦乡。朦朦胧胧中,他突然接到班主任孙浩文老师的电话,说有要事相商,让他火速去他办公室报道。起先,真以为自己在做梦,用手弹了几下脑瓜崩,并回拨个电话给孙老师,才发现一切都是真的。放下电话,他立刻翻身下床,飞奔到老师的办公室,一看,班长陶海生也在,看着海生杯中满满、却淡淡的茶叶,他知道老师和班长已经等了他很久。老师起身亲自为他泡了一杯上好的铁观音,坐定后,孙老师拉着他的双手,告诉他说,想要请他和陶海生再度出山,搞一个以“三十年了,你还好吗?”为主题的同学聚会,商谈中,年近花甲的老班声音突然有点激动!有些颤抖!还有些眼泪婆娑!他说他也是受了87年版《红楼梦》剧组的演员一起团聚的影响和感悟,看到演员陈晓旭的不幸离世,联想到自己的学生宋长松的辛酸遭遇,突然间自己独自感叹,人生苦短!很多的事情如果再不马上去做,就怕以后真的没有机会了;老班还说他这几天一直都在失眠,他从教30年了,最想看的、最放不下的就是自己的第一届学生,想得夜不能寐,想得望眼欲穿。
拉着丁有志和陶海生,孙老师把他们带到自己的办公桌前,看着当年的集体照和宋长松的单人照,老师陡然落泪。最后,孙老师还义正词严地给他俩下达了死命令:三个月之内,必须把50个人的所有信息搞得清清楚楚,和每人至少保持十次以上的通话记录并逐一落实到位;定好饭店、宾馆和活动流程。最后,多情善感的孙老师是大声吟唱着《同桌的你》送他们二人离开的。
走出恩师的办公室,望着熟悉的学校路灯和大门,丁有志和陶海生竟然相拥着在梧桐树下倏然落泪了,那滴滴滚落的泪珠引得不少学弟学妹们纷纷止足观望。不知详情的路人只看到两个大男人深情的拥抱和不曾停止的眼泪,哪里懂得他们内心三十年的期盼和真情?是呀,四年间堆积的情感,换来了三十年的牵挂,不是说可以随手丢弃的!他们俩的心境和老师一样,一样的情感,一样的思念,一样的怀旧!一样的对过去的情怀依依不舍!
而在此时此刻,班上其他人是不是也都和他们一样的情节呢?也许是,也许不是!
连续失眠了好多天以后,丁有志和陶海生又坐在了一起,他们拿着那张早已经发黄的集体照,逐一回味过去,回味着同学们熟悉又陌生的面孔,他们想知道,这么多年了,谁的脑海里还在反反复复回想着那些曾经朝夕相处了四年的同学?他们清晰可见的影子就像电影中的慢镜头在俩人的眼前一一闪过,三十年前,一切都是那么的年轻、天真和充满朝气;当初,他们是那么的青春靓丽、血气方刚和充满霸气,如今,他们都在哪儿呢?他们过的还好吗?他们的人生和家庭还都顺利吗?三十年的时光磨砺,他们是依然心潮澎湃?还是早就心静如水?他们是否还记得我们的老师、记得自己的同桌和另外49位同学的模样?他们是否还时常回忆起学生时代的趣闻异事?说着,想着,丁有志和陶海生不禁有些紧张和害怕起来!想着,说着,他俩的眼泪不知何时又顺着脸颊悄悄地流淌下来,像条情意绵绵的小溪,一直滑落到地板上,他俩想念那些同学,想念已经去世的宋长松,可又害怕见到他们,这种矛盾又复杂的心境竟然把他俩折磨得苦不堪言!三十年的时光,在人的一生中是多么重要!更何况是人生中最精彩的三十年!
躺在沙发里,《同桌的你》的音乐再一次缓缓响起,丁有志和班长拿着班级的集体照反反复复地对照着,一个一个地辨认着他们的名字,回忆着他们的影子,追寻着他们的故事,慢慢地,50个人的形象就像昨日刚刚翻过去的旧日历,历历在目;慢慢地,那50张模糊的笑脸清晰可见,如今呢?如今的他们……他们……丁有志对他们一一作了丰富的想象和猜测?
这三个月,老班和丁有志马不停蹄;这三个月,所有的同学似乎都是累并快乐着……
让老班和丁有志欣慰的是,这次三十年后的首次大联欢,所有的同学一个不落地都来了。原定于三天的聚会却陆陆续续地进行了一个多礼拜,大家还是不愿意散去。三十年的人生洗礼,无情的沧桑岁月似乎变得有一点苍老,尽管他们个个都精心包装了自己,都想追求这次聚会的精彩亮相和最完美无缺,为了30年后这次特殊的聚会,所有的人也都义无反顾地抛弃了“随意”二字,都想把自己最光艳、最唯美、最煽情的一面展示在同学中间,可他们都已人到中年,个个都改变了模样,变得不再年轻,变得千奇百怪;他们脸上的皱纹明显多了,无拘无束的笑声却少了;经历的苍伤和世事多了,快乐无邪的心境少了;人生的阅历多了,真诚可爱的童趣少了;内心的成熟多了,无拘无束的恶作剧少了……
走进酒店的那一刻,许多人的脸上都出现了惊异、甚至有些紧张的表情,他们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左顾右看,而后疾步冲向前,奔向欢迎横幅和电视大屏幕下面熙熙攘攘的人群,先是紧紧握住那一双双似曾相识、却又很陌生的双手,第一句话说的好像都是“您是……您是……让我想想……不要急……让我想想……您是……不对……不对……不对……哦……对了!对了……我想起来了……想当初……还有……”等听完对方的解释,两人彼此刚刚分开的双手又很快就再一次相握起来,久久不愿意分开!即使是分开了,说到动情处,俩人的双手不自觉地又重新握在一起,两人的身体不自觉地又重新相拥在一起,那份纯真的情感真的是无以言表。那份感动,久未相见;那份感动,催人泪下;那份感动,又还能维持多久?
聚会的第一天上午,孙老师就说,想要特意安排大家上一堂特殊的人生课。时隔三十年了,我们当初那位年轻力壮的恩师也满头银发,已经即将退休。此时此刻,他还会给大家讲些什么呢?正当大家满脑疑惑时,可爱的老师把大家请到了学校的阶梯教室,并让大家按照原来读书时的座位表依次坐好。遗憾的是我们的宋长松同学去世已二十多年了,幸运的是他的位置上并没有空着,坐的是他的前女友张蓉,而细心的孙老师执意把第一杯热乎乎的咖啡亲自端给了她,并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和感谢。接着,老师依次按照学号给他的每一位学生都泡了一杯好茶,这个动作,老师要坚持一个人完成,并持续了一个小时。之后,他说,今天,我想请大家看一场电影《新少林寺》。看电影之前,老师笑着对大家解释说:“这部电影大家也许看过,但可能没有看明白,这是我给大家上的最后一堂课,不过,是一堂人生励志课。大家可一定要做到专心致志!以前,我们上课都很民主,可以说话,也可以讨论,但今天不可以,请大家静心看完电影,看完后,我还有话要说!”
将近二个小时的电影很快结束,没想到,电影刚刚落幕,我们尊敬的孙老师就在荧幕上打了六个大字“放下!就是圆满!”站在讲台上,孙老师只简短地说,“莫管过去怎样,莫问前程如何,但求落幕无悔!三十年过去了,我们今生依然无怨无憾,因为我们舞动的是不悔的青春!是我们心中满满的爱和永远不能更改的快乐!三十年过去了,我什么也不想再多解释了,三十年间,社会也好,家庭也好,个人也罢,所有的一切喜怒哀乐和恩恩怨怨都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记忆!值得大家去精心封存!我只想让同学们彻彻底底放下!放下!就是圆满!放下内心所有的怨恨和阴霾,让完美的周围和世界处处聆听爱、音乐和微笑的芳香!”老师还请大家带着思考、带着感恩再一次看着“放下!就是圆满!”这六个字,每人必须看十分钟,所有的人什么话也不要说。十分钟后,他特意邀请我们的师母和他共同为我们演绎了一首经典名曲《我在你左右》,把我们的悲哀送走,送到大街头,让阳光温暖凄凉的心头,蓝天高高好气候,山又明水又秀,把悲哀送走,把一切丢在脑后,我在你左右;把我们的悲哀送走,送到小巷口,让微风吹散胸中的烦忧,粉白墙里花开透,草如荫景如秀,把悲哀送走,把一切丢在脑后,我在你左右;把我们的悲哀送走,送到小河流,让流水冲去多年的离愁,有情人来到桥头,流水清鱼双游,把悲哀送走,把一切丢在脑后,我在你左右……
对于孙老师的刻意安排,许多同学都开始泪眼溢涟,继而一下子明白了恩师和师母的用心良苦,歌唱到一半,大家便一起涌向了老师,几十个人的齐聚,几十双眼睛的交织,几十个思想的完美统一,统统奔向了老师的心坎里。还没有走出会议室,他所有的学生似乎已经读懂了老师的深情厚谊和用心良苦,老师在片刻间再次成了我们的中心轴,联想到自己三十年的经历和感悟,许多钢铁一般的男生都抱着恩师仰天长叹,更多的女同学却是泪如雨下!
是的,放下!就是圆满!是的,放下!就是圆满!
三十年了,那是我见过的最长久、最安静的一堂课!也是最精彩、最煽情的一堂课,而听课的都是一些年过五旬的壮年人。
那天的感叹和眼泪,足以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和深深回味!我们可爱的班主任,他永远最懂、最疼他的学生!他知道在三十年后,应该教给他的学生什么样的思想灵魂和生活方式!他更知道,三十年间的风风雨雨,他的学生该追求什么,该摒弃什么!
是的,放下!就是圆满!是的,放下!就是圆满!
眼泪,是老师送给我们最大的爱,是老师回馈给我们最大的礼物。那天,数我们孙老师的眼泪最多,他挨个握住张蓉和他的每一个学生,淅淅沥沥的眼泪始终没有停止,这是我们看见亲爱的孙老师再一次为了他的学生泪流满面。
三十年的期待,换来了一个星期的相聚,虽然大家的容颜依旧,但是,三十年的生活已经改变了大家,让我们失去了很多青春和梦想,可我们也增添了许多的白发和皱纹,多了一些牵强的笑容,多了一些莫须有的礼仪和尊敬,更多了一些成熟、自信、风度……所有的同学已经不再年轻,不再幼稚,所有人的生活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有的一帆风顺,有的坎坎坷坷;有的幸福甜蜜,有的悲惨凄凉……
三十年了,我们的同学现在怎么样呢?他们的生活?他们的人生?请看我们一一分解。